谷歌2020年多次对内部科学家论文进行“敏感问题”审查

时间:2020-12-31 07:42:42 作者: MM

据报道,谷歌今年多次对内部科学家论文进行“敏感问题”审查(Sensitive Topics Review),曾至少三次让论文作者修改关于谷歌技术的负面论述。

按照这项审查制度的要求,研究者需事先咨询法律、政策和公关团队,才能开展特定主题的研究。这些研究主题主要包括:人脸分析、情绪分析、种族、性别、政治议题。

据知情人透露,这项政策从今年6月起开始施行。谷歌内网上写道:“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外部环境愈加复杂,一些看似温和的文章却引起了声誉、监管甚至法律方面的问题。”

谷歌方面目前拒绝置评。

一、谷歌内部矛盾频发

前段时间,谷歌前人工智能伦理学者Timnit Gebru被开除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离职前,师从知名学者李飞飞的Gebru在谷歌带领一支由12人组成的研究团队,她因拒绝撤回一篇论文而遭到辞退。

Gebru在这篇论文中指出,谷歌的大语言模型可能会加剧少数群体的边缘化问题。谷歌审查文章后,要求Gebru删除和谷歌相关的内容但遭拒绝。目前尚不知晓这篇论文是否经过了“敏感问题”审查。

至此,谷歌公司和员工之间的种种矛盾彻底暴露在公众视线之下。

谷歌内网显示,谷歌服务中存在的偏见属于“敏感问题”,同时石油行业、中国、伊朗、以色列、新型冠状病毒、家庭安全、保险、位置信息、宗教、自动驾驶车辆、可自动推荐或个性化定制网页内容的电信服务或系统等十余个主题均被列入“敏感问题”。

“谷歌已经开始干涉探索科技危害的关键研究。”高级科学家Margaret Mitchell等四名谷歌研究员表态,并补充道:“如果我们依据各自专长进行合理研究,但因为一些和高质量同行评审要求相悖的原因,而被禁止发表研究成果,那么审核监管问题就很严重了。”

二、人工智能伦理成近年研究热点

近年来,谷歌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提升旗下各项品牌服务。在谷歌搜索中,人工智能技术被用来理解复杂的搜索条目;在Youtube视频服务中,该技术被用于优化首页内容推荐;在Gmail邮箱服务中,该技术则被用来自动补全语句。

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当局也加快了规则制定的步伐,但规则还难以赶上技术的脚步。出于担忧,许多业内人士表达了对技术发展的审慎态度。谷歌员工便是其中一股力量。

谷歌官网写道:“内部科学家享有‘极大’的自由。”

谷歌高级副总裁Jeff Dean称,仅去年一年,谷歌科研团队就发表了200余篇有关人工智能伦理的文章,相关项目超1000项。

三、 “技术宅天堂 ”谷歌自由不再?

谷歌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步伐近来却逐渐慢了下来。

上周,一名刚刚发表论文的谷歌研究员抱怨说论文审查流程太过“繁琐”。从内部通信记录来看,其与审查官的往来邮件多达100多封。

在论文初稿中,这名研究员提出人工智能有时会不慎泄露个人信息和受版权保护的材料,因此存在违反版权保护法和欧洲隐私法的风险。

经论文审查后,该作者删除了提及法律风险的这部分内容,而后谷歌才正式发布论文。

无独有偶。本月,在谷歌审查官的要求下,一位研究员修改了所著的有关人工智能外语理解能力的论文,弱化了谷歌翻译发生误译的相关论述。

据了解,在部分案例中,谷歌高管直到论文发布前才开始插手。比如,有一篇研究内容推荐技术的论文定于今夏发布,一名谷歌高级经理直到发布前才针对文章提出审核建议,要求作者“努力让文章看起来正面一些。”

该文作者探讨了YouTube等软件使用用户内容推荐技术的情况。根据路透社爆料,原稿中曾表达了对这项技术的“担忧”,认为它有可能加剧“不实信息传播、推荐结果中的偏见”,导致“内容缺乏多样性”,甚至“政治多极化”。

最终出版时,该论文的论调发生了巨大变化,文中称内容推荐技术可以提升“信息准确性、公平以及内容多样性”,同时还略去了对谷歌研究人员的致谢,具体原因未详。

在一份声明中,Dean说道:“我们正积极改良论文审核流程,因为我们深知过多地进行检查限制会拖累科研进展。”

另外,八名谷歌员工(包括现役和前员工)声称,“敏感问题”审查是对谷歌正常论文审查流程的补充,以防在论文中不慎泄露商业机密。

结语:适当放管方能百家争鸣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百家争鸣、百家齐放的学术繁荣景象。春秋战国时期,天下还未一统,各诸侯国暗自角力、野心初现。

在这个背景下,各思想家纷纷涌现,为各自的思想学说奔走相告、著书立说,宣扬各自的想法和主张。他们冲破旧思想的束缚,探索出新出路、新方向。

人工智能时代又何尝不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呢?随着新技术迅速萌发,新的问题不断涌现,向新解法、新规范提出迫切需求。

一批有识之士率先看到了这些问题,并著书立说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些问题,从而加速问题的解决。这本是一件好事,然而谷歌愈发严厉的审查制度将这些思想的萌芽扼杀在摇篮里。

如果谷歌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忽略技术的长远发展,恐将影响公司乃至行业的存续。一叶障目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有广纳良言才能让思想充分奔流,并尽快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毕竟,百家争鸣需要自由的空气,百花齐放需要充分的空间。

相关推荐
AI桌面浏览器

热文推荐

  • 48小时热文
  • 每周热文

谷歌2020年多次对内部科学家论文进行“敏感问题”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