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即App:让“交友见面”更靠谱

时间:2020-10-14 16:22:27 作者: MM

你今年26岁,四年前大学毕业来到北京工作,这曾是你在学生时代朝思暮想希望来到的城市,比起家乡那个十八线小城,它包容,多元,物质足够丰富,能够承载你的梦想。

为了实现梦想你努力工作,四年后,工资从刚来时的四千块涨到了一万五,从五人合租房住进了一室一厅,还养了一只猫。你本该对现在的生活感到满足,但当每天下班回家躺在公寓的沙发上,总觉得好像缺了点什么。

你已经很久没有认识新朋友了,上一段恋爱还是在大学。

你并不是没有朋友,可北京这么大,大家这么忙,见一面不容易。你试过用陌生人社交App,但匹配到的几个人都只是网聊,可能到下一秒,你们就会失联。

这是可能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故事。

你为什么交不到朋友

先不要把原因都归结到自己身上,很多时候交不到朋友并不是因为你太内向不主动,而是因为一些社会和历史因素,让你甚至没有一个认识新朋友的机会。

何况即便是外向的人也难交到朋友。陌生人交友App“面即”的产品负责人程亦超告诉品玩他的观察,“我发现身边有很多同事,他们周末非常喜欢宅在家里,一开始我以为他们只是不喜欢社交,但仔细了解下来,会发现他们其实是没有认识新朋友的一个渠道。”

一个现象是,现在的人口经济情况导致很多年轻人从读书到工作都不在自己的家乡,意味着每到一个新的城市,基本都需要重新开始积累自己的人际关系——这不像在家乡,可以有父母亲戚同学介绍。

然而大城市里的人际关系冷酷而脆弱,很多年轻人工作生活都是两点一线,加上工作压力大,导致社交圈子狭小,可能根本没有更多时间去交新朋友。

而且对于整体偏含蓄的中国人来说,在固有的社会关系之外交朋友看上去是件挺需要勇气的事。相比于国外一些国家——美国有派对文化和约会文化,交友可以从一场派对或一次晚饭开始;日本有搭讪文化,女性是允许被异性搭讪的——这些文化都被大众默认,成为一种隐形规则,然而在中国,大家似乎都不晓得应该怎么样迈出第一步。

尤其对于到了适婚年纪的中国人来说,交友需求和焦虑都变得更加强烈。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所谓的陌生社交在中国永远都有机会,它是一个很大的痛点。”程亦超说。这解释了国内各种陌生人社交App为什么层出不穷,许多年轻人的社交从难以开始的线下转移到了不需要做太多心理建设的线上。

这种方式起初非常新鲜,不必通过见面就可以匹配到一个能够聊天的人。一部分人也许会喜欢这样的距离感,但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慢慢会意识到一些问题——不见面的感觉非常不真实,聊天对象好像电影《她(Her)》里男主角对话的AI,让人没有安全感,长期下去反而是对时间和精力的无尽消耗。

如果你的目的是找另一半,某天你终于做好了和一个聊得非常来的异性见面的准备,可当真正见面的时候,等来的却可能是想象的幻灭。

“有很多目的不纯的黑产用户,也给予了他们作恶的空间。”程亦超向品玩补充,不能否认还有很多来陌生人社交App的人,并不单纯是想要交友,当中甚至不乏一些非法分子,“这实际上让用户的交友成本提高了,很多产品最终也只能通过一些像机器学习这样成本很高的方式去解决这些黑产问题。”

但即便如此,还是有相当数量的年轻人会想试着来交友App碰碰运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交友观念逐渐开放,这种情况将变得越来越普遍——万一哪天缘分就真的降临了呢?

面即吧,过期不候

程亦超负责的“面即”是一款主打“见面交友”的陌生人社交App,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上述现状的一种折中——用户可以通过线上渠道和陌生人产生连接,但后续包含了线下见面机制,既降低了用户认识新朋友的门槛,又能消除虚拟环境带来的不安全感。

面即脱胎自即刻App,在今年4月正式上线。它的灵感来自即刻社区里一个名叫“面即报到处”的圈子,这个圈子的成员经常会自发组织活动,演化出了“面即打卡”等等形式,活跃性很高。

“这件事也让我们看到了线下社交和见面这件事情的价值。”程亦超说。目前面即是一个10人左右的团队,一半负责产品开发,一半负责市场运营,成员全部来自即刻。

具体来说,在面即App完成一次约见的流程是这样的:进入面即首先是发现页,类似于Tinder和探探的卡片设计,你可以点击按钮选择“喜欢”自己感兴趣的对象,这时如果对方恰好也“喜欢”了你,那么你们就可以进入聊天,进而约定见面的时间地点。

但和其他陌生人社交App匹配后即可无限聊天不同的是,两人匹配后,面即的对话框仅有48小时的对话时限,用于决定是否见面。期间双方都需要点击“和TA见面”按钮才算约定成功,对话框也将继续保留至约见结束,继而转入“过期对话”列表。而如果你们感觉还不错,也可以找到过期对话框点击恢复对话,再约定下一次的见面时间。

将双方约见的时间缩短至48小时内,在面即看来也是在直接缩短低效网聊的时间。

“虽然见面的效率看起来更低,实际上无论交朋友还是谈恋爱,我们认为见面的效率反而更高,它可能是彼此连接一个更有效的方式,”程亦超告诉品玩,面即促成的第一对公开CP,在一起只花了五天时间,“因为在线下你可以通过眼神、语气、肢体动作等等来传递信息,这其实远远比在线上异步会话的效率要高。”

某种程度上,面即选择的这种机制也让一些并不懂得太多线上聊天技巧或缺乏精致照片的用户看到了“希望”,能够通过见面这种更加直接的方式让对方了解自己。同样,对于许多厌倦了和油腻男没完没了聊天的女性用户,也能够通过尽早见面判断对方是否符合预期。

“随着互联网网约车和公共交通网络的发展,现在你在同城去见一个陌生人的成本和难度,都比过去任何时代要低。”他补充。面即团队也发现,线下真实见过面的用户在平台上的留存率非常高,有大约80%的用户都会有“复购”的行为。

据介绍,目前面即的用户画像中北上广用户居多,一半以上的活跃用户为高学历,有海外留学经历或是985、211大学毕业,行业侧重则以互联网、金融创投和媒体从业者为主。面即有相当一部分用户来自即刻社区,团队目前重心集中在用户量的增长上。

让“见面”更靠谱

为了让见面这件事更加靠谱,面即还推出了诸如交付见面押金(同时进行支付宝绑定,作为基础信用证明,押金会在完成见面后退还),人工审核头像(头像必须是本人照片而非风景照卡通形象等等)等等机制。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押金机制,来帮助用户之间建立信任感,帮助用户减少对未知性的恐惧,最终降低用户角色上的一个成本,让用户更放心地走到线下去见面,另一方面也是防止有用户放鸽子。”程亦超解释面即的押金机制,“很多用户交完押金之后,其实不需要很多的废话就直接约定了时间和地点见面,整个过程也会比较顺畅。”

其实可以这么理解面即这款App,它的设计完完全全就是为了“见面”这件事展开的,相当于来面即的人都达成了“首先见一面”的共识——就像在日本女性被搭讪后不会有人觉得这种行为不礼貌一样,面即想让“见面交友”也成为一种文化。

包括商业化方向探索方面,面即目前的想法几乎也都从“让更多用户产生线下真实有效的连接”出发,比如在9月30日,面即就联合即刻今年刚刚在上海开设的咖啡店“OFFF COFFEE”发起了名为“面即招待所”的官方线下活动,通过类似为用户制造更多见面场景的活动取得一定收益。

至于会员这项被其他陌生人社交App视作主要收入来源并且已经较为成熟的服务,面即则不会那么着急去做,“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优先级更高。”

而在保障用户安全的问题上,面即也会鼓励和引导用户在遇到骚扰时进行举报,不过程亦超坦承这种防范是有限的,未来在拥有足够多用户量并收集到足够多的线下见面真实数据之时,“我们也希望可以建立起一套用户之间账户评价的机制,类似于有一个信用体系,进一步降低用户决策的成本。”

除此之外,面即也在积极引导用户更好地展现自己。

比如在新版本中增加了个性卡片功能,目前包括了“MBTI个性卡片”、“文字问答”、“喝玩乐偏好”、“娱乐偏好”和“宠物介绍”五种卡片类型,相当于为用户提供了降低自我介绍门槛的选项,用户只需要通过选择就可以生成自己的介绍,节省精力——这几种卡片类型也是面即团队在观察了众多用户的个人DIY简介之后,总结出的最频繁提到的几种。

当然,为了解决固定选项带来的容易把一个人标签化的问题,自定义化的“文字问答”卡片则能够满足一些用户更加个性化的需求。

就像“见面交友”是面即团队认可的一个价值方向那样,一部分人可能无法接受这样的方式,而另一部分人则可能非常喜欢,它代表了未来陌生人社交的一种可能。而对于面即来说,把握住这部分“喜欢见面”的用户,其实已经足够。

相关推荐
AI桌面浏览器

热文推荐

  • 48小时热文
  • 每周热文

面即App:让“交友见面”更靠谱